知名品牌「真假水晶」爭議

知名品牌「真假水晶」爭議 知名品牌「真假水晶」爭議
2013年1月,一著名水晶飾品品牌傳出「假水晶」事件。事件由廣州市工商局抽查商品而起,當局認為商家標示產品為「水晶」,實際上是「仿真首飾」,認為商家標示不實,要求廠商下架。

該公司的總台灣代理澄清,不管是在大陸還是台灣,其水晶的成分都是「人造水晶」,和玻璃的成分「不完全相同」,從未聲稱是真珠寶。

我們就從這裡認識一下水晶、及市面上的水晶飾品有什麼不同。

天然水晶

在科學上來說,地球岩漿冷卻時,礦物會結晶並且長大。不同的礦物在不同的熱度、內含物的條件下,即生成不同顏色、不同種類的寶石。

就天然水晶而言,係「石英」結晶的一種,主要成份為二氧化矽(SiO2),與玻璃相同。一般石英內部有微細的孔洞或裂隙瑕疵,看起來是乳白色,不會被稱為「水晶」。只有結晶完美、無色透明的石英才會被稱為「水晶」。

水晶玻璃(鉛玻璃)

由於天然寶石數量有限,飾品市場為更經濟地取得寶石,發展出了「含鉛玻璃」的技術,即在玻璃中加入鉛,以增加玻璃的密度。一般而言,結構相同的物質,密度越大折射率也越高。因此鉛玻璃的密度不僅接近天然水晶,甚至超越天然水晶,折射率也比天然水晶大一些,耀眼的效果令人驚豔,氣泡也不易發現,因此大量用於飾品設計製造。

在法規上,歐盟組織規定,氧化鉛含量超過4%者為玻璃,超過10%者為水晶。在美國,含鉛量只要超過1%就稱為水晶。其他國家,如捷克或斯拉夫,水晶可以用來指任何精緻、優質的玻璃製品,而含鉛玻璃的鉛成分則必須超過24%。

其他人造寶石

現代技術亦可模疑岩漿冷卻的環境,製造成分、結晶與天然寶石完全相同的合成寶石(synthetic gems或created gems),差別只在於是否天然產出。常用於製造水晶(石英晶體)、祖母綠(綠柱石晶體)、紅寶石、藍寶石或鑽石等,由於結晶和成分都與天然寶石相同,許多寶石學儀器及鑑定方法也難以辨別。

另外還有結構與成分都不同於天然寶石,僅是在外觀上與天然寶石相似的仿造寶石(imitation gems)。常見的有,以蘇聯鑽(立方晶系氧化鋯)、玻璃、塑膠、陶瓷等材質,經切磨或模鑄後成為外觀與天然寶石相似的人造寶石。

(轉載請註明炫麗網址 https://jw.shiny.com.tw/)


回首頁